当前位置: 首页 >目的地 >中国 >西藏 >昌都

昌都

当地特产

更多>>
噶玛嘎孜画派
噶玛嘎孜画派
  •  噶玛噶孜画派脱胎于“门孜”画派。公元16世纪中后期,被称之为第八世噶玛巴・弥觉多吉的“化身”的南喀扎西从师于门孜派画师贡却班德的门下,后来,又得到第五世夏玛巴贡却银拉和四世杰曹活佛扎巴顿珠的指导。南喀扎西以“门孜”画派的技法为基础,将印度“利玛”响铜造像的造型特点与汉地“丝唐”的艺术风格融为一体,从而创立了“噶玛噶孜”画派。在南喀扎西创立“噶孜”画派时期,还有几位著名的绘画大师如:达布热强巴・却吉丹贝坚赞、噶玛森哲和噶玛却居巴等。继南喀扎西之后,他的得意门生曲扎西、尕学噶玛扎巴、扎西扎巴、弥觉多吉等继承
  • 酥油花
    酥油花
  • 酥油花是塔尔寺的“艺术三绝”之一,它是用酥油作原料造出的各种佛像、人物、山水、亭台楼阁、飞禽走兽、花卉树木等艺术精品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展出时,由民族管乐器为主组成的花架乐队演奏出节奏缓稳、庄严肃穆的花架音乐乐曲,来烘托宗教气氛,并随着灯光的闪动;在含蓄典雅的音乐中,展示出酥油花雕塑的群体千姿百态。塔尔寺酥油花集雕塑艺术之大成,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,而且规模宏大壮观,内容丰富多彩。
  • 昌都醉梨
    昌都醉梨
  • 昌都醉梨出产在西藏 昌都地区的八宿县及左贡县,怒江两岸的上林卡与下林卡区。醉梨醇香,食之不觉酒味,食后不久宛然如醉。昌都醉梨属于沙梨类型,昌都醉梨醇香,食之不觉酒味,食后不久宛然如醉。昌都醉梨果实卵圆形,果皮黄色,上有麻点密布。果肉黄白色,肉质松脆、稍粗,汁多味甜,果心稍大、食之有渣,重400―500克。
  • 西藏冬虫夏草
    西藏冬虫夏草
  •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,是一种动植物兼名的名贵药物。它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与虫体,冬天为虫,夏天为草,下部是虫,上部是草。多产于青海、西藏、云南及四川的甘孜、阿坝。虫草味甘酸,性平,气香,是良好的强壮补药。含有粗蛋白、脂肪、虫草酸、维生素B12等成分,有滋肺、补肾等作用,对治疗肺结核、咳嗽、咯血、虚喘、盗汗、阳萎、遗精、腰膝酸痛、痛后虚弱等均有良好疗效。
  • 西藏山羊
    西藏山羊
  • 西藏山羊   西藏山羊外貌特征:西藏山羊公母羊均有角,个体小,体质结实,前胸发达,肋骨拱张良好,母羊
  • 雪鸡
    雪鸡
  • 雪鸡   雪鸡鸡形目,雉科,鸟类,人们传说中美丽的凤凰就是雪鸡。雪鸡有四季更衣的本能,而且衣着华贵高
  • 旅行攻略

    全部景点 景点TOP5
    生钦朗扎山 No.1

    1.生钦朗扎山

    生钦郎扎神山是康区二十五座佛教神山之一。它位于江达县岗托乡境内,距县城约100公里,其中90公里通汽车。
    生钦郎扎神山规模较大,骑马转一圈需一天的时间。按照传统的说法,该山约有几十个参观点。其中较有特色的景点有:猴子摘帽、山顶结跏跌座的佛像,莲花生大师石刻像、巨龙腾空而飞以及莲花生降妖之洞、莲花生修行6个月的洞、嘎玛巴修行洞、仁增水晶洞、生钦郎扎寺等景观。
    诸多修行洞中以莲花生修行洞最为著名。不过一般人平时很难上去。康区几位宁玛派和噶举派的高僧,如德青、秋吉林巴、嘎玛巴希、公珠、元邓江措等到此神山朝拜修行过。故在信教群众中,极为推崇生钦郎扎山,并以朝拜转圈为一生幸事。
    推荐生钦郎扎山旅游线路:江达县—岗扎乡—生钦郎扎山——江达县二日游,宿岗扎乡。
    澜沧江峡谷 No.2

    2.澜沧江峡谷

    澜沧江大峡谷不仅以谷深及长闻名,且以江流湍急而著称。
    东坝野生葡萄田园 No.3

    3.东坝野生葡萄田园

    东坝地处怒江峡谷中,海拔2000余米,四季分明,素有“左贡小江南”的美誉。
    这里民风古朴,人们热情朴实,性格极为奔放。这里的建筑高大,设计精妙,做工精细,风格独特,外观雄伟壮观、里面富丽堂皇,犹如宫殿,在左贡昌都地区乃至整个西藏堪称一绝。左贡野生葡萄质好味美,用其酿造的野生葡萄酒甘醇可口,回味无穷。
    交通:左贡—东坝乡葡萄园—怒江峡谷—左贡
    莽措湖 No.4

    4.莽措湖

    莽措湖自然风景区位于芒康中部莽岭乡境内,国道214线往北66公里处,距芒康县城90公里。
    湖面海拔4313米,水域面积20多平方公里。堆确岛、堆房岛是莽措湖上两个有个性特色的岛屿。湖周绿草茵茵,远处雪峰重叠,宛如画境。湖中的草鱼悠然自得,成群翔游。黑鹳、白鹳、水鸭、黄鸭等飞鸟翩翩起舞、翻飞嬉闹,与此同时,在高山草甸中,在花香鸟语中,汇合着牧民豪气爽朗的歌声,引人于人间仙境的乐章之中,使人心旷神怡。
    昌都县 No.5

    5.昌都县

    昌都县位于西藏东部,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(金沙江、澜沧江、怒江)流域,素有“藏东明珠”的美称。自清末改土归流置昌都府以来,昌都县便一直是昌都地区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交通中心,享有“藏东门户”的盛誉。以昌都镇为中心,东与四川省相望,东南面与缅甸及云南接壤,西南面与西藏林芝地区毗邻,西北与西藏那曲地区相连,北面与青海省交界,西望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,处在商贸往来的枢纽地位。   1950年昌都解放后,中共中央在昌都镇建立了我党在西藏地区最早的人民政权组织-昌都县人民解放委员会,隶属国务院领导;1959年4月20日昌都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,下辖三个行政区;1959年增至7个行政区;1962年7月,重新划分为10区1镇,共52个乡;1987年实施撤区并乡,划分为1镇1区15乡,辖259个村民委员会,10个居民委员会,920个自然村。1999年再次行政区划为3镇12乡,9个街道居委会及208个行政村。  昌都县历史悠久,城南12公里处的“卡若原始村落遗址”,使昌都县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。汉魏时期,称以昌都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为“康”,唐朝归依吐蕃。自元朝起,正式划入祖国版图。清朝称昌都为"察木多"(相当于行署)。驻藏大臣设正副二职,其副职长驻昌都镇。1959年4月,昌都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。  昌都县的旅游资源富含民族气息。主要有五大景区:一是康区最大的黄教寺庙强巴林寺(昌都城关镇境内)和康巴历史最悠久、建寺900余年的白教古刹嘎玛寺(县辖嘎玛乡内,距县城110公里);二是以谷窝普溶洞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,洞道长10余公里,洞内曲折万变,钟乳石、彩石千姿百态(该景点仅距昌都30公里);三是距昌都32公里处的朱古寺风景区,该景区有1600多年历史的被称作活化石的唐代古柏;四是若巴乡瓦美卡温泉胜地,慕名前来沐浴的游客络绎不绝。五是位于昌都中心,集藏、汉建筑造型为一体、融古今建筑风格于一身的特色建筑群昌庆街,该建筑汇集了康区建筑之精华,街两端分别建有一个名为"昂布"的雕塑,由当地群众搭晒青稞的架子抽象而成,寓意昌都发展欣欣向荣。  由于本地处在青藏高原与横断山脉的交汇处,受特殊的地理、特殊的气候所影响,构成了各种奇妙无比的自然景观。冬天登上达玛拉山顶,放眼四野,白皑皑的山头连理着天空,绵延伸展的巨大冰雪带就如同一条受之于天的洁白的哈达,让人思潮翻滚,而情不自禁的表露出一抹敬慕之情。盛夏,白皑皑的雪峰顶上,古树参天,鸟语花香,山腰则牧草茂盛,牛羊成群,山脚却是麦浪滚滚,欢歌笑语。这正是现代都市人远离喧嚣,"静随芳草去、闲逐野去归"放逐心境的理想之地。  昌都境内自然资源丰富,交通便利,人杰地灵。为了活络康巴血脉,振兴民族经济,昌都县在党对西藏工作的各种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指导下,积极制定了一系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,有计划地引进商品经营机制,将市场经济观念逐步输入到广大农牧区,相继建立起一批投资少、见效快的中小型骨干企业,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。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989万元,位居全区全列;一、二、三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34:30:36调整倒31:26:43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660.08元,其中现金收入1619.69元。
    Copyright ©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乐道旅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