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目的地 >中国 >四川 >乐山 >峨眉山

峨眉山

旅行攻略

全部景点 景点TOP5
卧云庵 No.1

1.卧云庵

卧云庵位于峨眉山海拔3065米绝顶之处,因其位处摄身岩畔,白云上涌,寺如卧云,故名。卧云庵现为中国海拔最高的汉传佛教寺庙。
庵始建于唐代,诗人贾岛有《送卧云庵僧》一诗可证。诗中道:“下观白云时,山房盖树皮。垂枝松落子,侧顶鹤听棋。”写出了初期卧云庵以木皮为瓦的特色。宋代卧云庵依旧,有范成大“峰顶卧云庵”诗句为据。明嘉靖时性天和尚重建,因风高雪重,以锡瓦覆盖屋顶;又因其座落在波涛云海的“银色世界”之上,故又称“银顶”,为金顶名胜之一。明代状元杨升庵对此情有独钟,特作诗道:“峰顶散朝阳,凭高眺渺茫。山岚银色界,宝气白毫光。”诗题便名《卧云庵》。明人舒其志《宿卧云庵》诗道:“岩下云飞岩上突宿,傍岩处处云相续。先生清梦不知疲,门外白云封板屋。”最是切景。当时庵内供奉文殊、普贤、观音像,尚保留古印度风格,或作“虬髯”,或“头陀而髯”。到明末,庵毁,像也不存。
清康熙初年,可闻和尚再建,其法嗣照圆和照玉、照端、照元“负石运米二十年”,方告成功。照圆四人也被称为“卧云四友”,名重一时。庵建成后,康照皇帝赐诗道:“何处问津梁,行行到上方。天香飘广殿,山气宿空廊。”算是褒奖。后又遭两次火灾,清代重建则改为铁瓦作盖。1958年大炼钢铁,庵上所盖铁瓦全部被拆下运往重庆钢铁公司冶化。
四川峨眉山金顶 No.2

2.四川峨眉山金顶

金顶为峨眉山游程的最高峰,其海拔为3077米,顶上是个小平原,原有铜殿一座,在太阳的照射下,光彩夺目,故而得名金顶。登上金顶,人们顿觉万象排空,气势磅礴,惊叹天地之奇妙。极目四望,成都平原尽收眼底,千山万岭,起伏如浪,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、大雪山、瓦屋山、贡嗄山历历在目。
万佛顶建有铜殿一座,殿侧睹光台可观金顶四大奇观--日出、云海、佛光、神灯。每当清晨,自金顶下望,只见云雾似海,时如波涛翻滚,时又风平浪静,真是变幻无穷,奇妙无比。
在没有月光的晴天夜晚,有时还出现荧荧火光,一明一暗,大小不一,这就是峨眉奇观--神灯。而最为神奇的是“佛光”,每当风静日朗,下午二三点钟以后,在金顶舍身岩上俯身下望,有时会看到五彩光环浮于云际,自己的的身影置于光环之中,影随人移,互不相失。无论多少人,人们所见也终是自己的身影。
这里还有峨眉的四大奇观:日出、云海、佛光、圣灯。
紫胶林休闲庄 No.3

3.紫胶林休闲庄

位于风景秀丽的峨眉山脚下--川主乡两河口(顺河村3组),占地约10亩。昔日一片荒凉的沉寂农家,如今是既具城市风光,又有田园诗意的新型休闲山庄,四角凉亭,翠竹依依,庭院恬静,花果飘香,洁净的蔬菜园地,青翠欲滴,争奇斗妍,门前的川主河碧波粼粼,鱼鳖虾蟹,各得其所。南明卧日,夕照玉连,北幽聚星,西川流金,东郊迎辉,中秋揽月,各有情趣,乡间古村,古朴典雅,民族风情,尽收眼底。环境幽雅,宽敞舒适的农村精舍可供十余人休闲住宿。了解农村习俗,品尝粗茶淡饭,别有一番情趣。这里土地洁净,空气清新,独具风格。紫胶林休闲庄背*秀丽青翠的老顶坪山,脚踏清澈荡漾的川主河水。集餐饮、休闲、娱乐、住宿于一体,有棋牌、羽毛球、垂钓、等娱乐设施。农家乐以其独特的河畔风光韵味,赏心悦目的八音民乐欢迎游客的到来,探访农家,攀谈农家,和农家同吃、同住、同乐,做一天农民,到紫胶林休闲庄。在雅俗之间,在绿色的两面,体验一下不同背景中的主角滋味、体会一种躲不掉的变化。紫胶林以其热情、周到的服务,恭候您的光临!!!让您乘兴而来,满意而归!!!地址:川主乡顺河村三组联系电话:(0833)5551188 (5人以上有车接送)联系人:秦先生 杨女士
凉亭
凉亭
标准房
棋牌室
双桥清音 No.4

4.双桥清音

双桥清音为峨眉山传统十景之一,园林学家称其是有声的诗,立体的画。双飞桥位于清音阁下,状如彩虹,凌空跨越。“双桥”是两座小桥的合称,桥下左、右两江,一是发源于九老洞的黑龙江,一是发源于雷洞坪的白龙江,二水汇合之处名凤凰嘴,上有牛心亭,亭下有一黑色巨石,高约2米,色黑褐而有光泽,因为形状像牛心,所以叫牛心石。水击石上,银花飞溅,恰似古琴抚弄,故名“双桥清音”。 双桥清音被游人公认为峨眉山最佳摄影点。不过游人多时,就要等上半天才轮得上拍照。拍摄地点:牛心亭对面100 米。
圣水禅院 No.5

5.圣水禅院

圣水禅院原名神水庵、神水阁,由纯阳殿前行2里便到寺院,海拔870米。神水阁于2004年改名为“圣水禅院”。禅院包括了以前的大峨寺,两个寺院连成一体,成为峨眉山中段山区一座宏大的比丘尼丛林(尼姑庵)。 圣水禅院有五重殿宇,全寺的殿堂和附属房屋全系木制结构。 禅院原为明代安庆巡抚吴用先的旧居,因周围“修竹万竿”,有“水竹色相绕,碧花动轩楹”(唐,孟郊《旅次洛城东水亭》)的意境,取名“水竹居”。明万历末年(约公元1619年),因水竹居前有“玉液”神水,遂改宅为寺,名“神水庵”。寺院前有一塔,传为隋代智者大师衣钵塔。 大峨寺紧挨神水池,因寺前原有一巨石横卧,上有 “大峨”二字(传为吕纯阳书),为后来寺名之依据。唐大历年间(约公元772年)太常博士仲子陵曾结庐于此,勤于耕读,并写出了《幽兰赋》,该地因而名声大噪。 大峨寺始建于明初,万历年间称福寿庵,清初重建后名大峨庵。康熙中期峨边参将李桢捐资扩建,变庵为寺。康熙帝曾赐有“洗钵泉初暖,焚香晚更清”联,为寺中之宝。寺周有许多文人墨客题刻。
Copyright ©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乐道旅途网